校友诗文
首页 > 校友诗文

与母校的回忆 —— 一个后进生的心理杂谈

文/辜刘建 图/辜刘建 时间:2020-12-25 浏览数:2766


我的高中生活

青春时光甚好,却未能像玉兰花般绽放

离开双流中学已有5年了,但那些回忆仍然历历在目。高一初始,进入“清北班”后的我显得有些懈怠,更没有认识到高中学习这个转折点的重要性。很快迎来了第一次期中考试,印象很深,考试的时候我有好多科目的题没有做完,而且也不太适应这样的考试强度,而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内化及应用不到位。成绩出来,我考了班里的35名(班里一共46名学生)。当时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胜任双流中学“清北班”学生这个角色,产生了角色距离的失调感,而这种失调感,给我的是无所适从的压抑。

分科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数学特长,选择了文科,不过究其根本,还是想留在高2012级1班这个熟悉的环境里。分科后,基本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自己就算制定了学习计划,也难以落实,更加不清楚作为一名想考中国人民大学的高中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直到最后,我也没能找到高中学习的节奏。一次次考试的失利,使我的自我效能感急剧下降,心里的人大梦亦渐渐消逝。现在回想起高三的学习生活,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己的学习方法,只要和学习有关的,都记不清了…… 

我的大学

后进之心,时间在哪,成果就在哪

预料之中,高考分数不理想。选不了学校,就选城市,于是,我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在这里,一切都从零开始。大一一学年,是铺天盖地看书的一年,数量和种类都不少,加起来也有30多本了,慢慢就有了一些知识的沉淀与充实感。同时,公益服务、社会调研与学术研究成为我本科时代的主基调。大一暑假,我报名了学院三下乡队伍的调研组,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社会调研。在大二专业分流后,我成为了一名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和资源,因而对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问题不是特别敏感。但经过两年的公益服务实践,我却建构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解和体系,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社会资本得到丰富与增值。这些社会资本最终转化为我进行社会调研的研究逻辑和灵感,也为我后续转向做社科类研究打下基础。

记得在保研面试的时候,管理科学的系主任老师让我把自己从管科转向公共管理的经历陈述一遍。这基本可以用布迪厄的“场域-惯习-实践感”的理论来阐释。实践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惯习×资本)+场域=实践。其中,惯习为实践提供规则和方法,场域为实践提供场所,资本则作为场域内斗争的武器。从场域层面来讲,我所经历的实践场域都以学生工作、社会实践与公益服务居多。除了上课和看书,我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学生工作与公益实践,接触的人是社工、特殊人群,做的事是公益服务。这个场域的逻辑和规则与管理科学专业所扎根的场域(企业、行业)的规则完全不同,再加上,本科期间,我们基本没能接触到管理科学的实践基地与实训活动等场域,自然对这个学科的问题不感冒了。在公益实践中,我通过社会网络关系的建构获取了许多社会资本。在研究失独老人社会支持效用时,这样的群体(样本)很难寻找,但正是由于我长期参加失独老人敬老活动(每个月2-3次),与老人们熟稔之后,凭借彼此信任的关系资本,才能找到他们获得可信价值高的研究材料。从惯习层面来讲,管理科学给予我的研究思维和范式确实具有持久性和可转移性。这样的思维模式能应用到许多领域的课题研究,并打上深深的管科烙印。最后,回到社会调研的实践本身,回想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而且是花了将近整个本科去做?其实,这并不是我理性计算、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做科研的过程让我很享受,没有标准答案,能探索自己想探索的未知,与更多的人交流、学习合作,了解这个社会……这更多是在某些内驱力的作用下自发产生的,是一种实践感。但是,这也不是完全偶然与随机的,之所以将社会调研进行到底,还是具有某种规律性,这里我想应该是经过一次次社会调研后,那颗逐渐萌发的“学术研究种子”和“高校教师梦”。

最后,学习成绩、奖学金、竞赛奖项、学术论文……这些符号资本让我一只脚迈入了清华大学。进入保研复试后,总体就是在考察一名“准研究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沉淀厚度。沉淀要时间,需要大量经典、前沿和方法的阅读及书斋之外的实践。沉淀亦要格局,我们所敬仰和学习对象不局限于自己的老师,还能是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大家。同时,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个人的知识广度可能有限,但利用深度却可以无限挖掘,这是个人彰显智慧的表现。于我而言,科研经历最可贵的地方不是获得荣誉资本,而是让人形成善思的智慧,抓住每一次机会,和不同的老师进行思想碰撞,和领域内的顶尖学者进行对话。最终,我有幸在清华教研院的保研复试中获得了录取资格,继续攻读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在离开华师之际,于砚湖旁写下这样一段话,与君共勉:

不知何时开始,漫步于砚湖回顾往事已成寻常。“大学最后悔的一个决定”“最想回到的那天”……如此而而,皆能感慨一番。华师赐予我品性与能力皆得以茁壮的土壤,也让我学会对生活负责、接受现实与无奈。比起努力就会有成果,我更愿相信,总有一些事情是努力也换不来的。但若对当下满怀赤忱、对未来怀有希望,便不会有怨责。记忆里的最后一场紫荆花开过,我们常自嘲为几条“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咸鱼。带着那些实现的、没有实现的“痴言疯语”,行将告别,方知四年前九月的那一天来此的意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精彩,我更乐意你们去发掘独属于自己的光。我的老师说,时间在哪,成果就在哪。既有坚持属于灿烂,亦愿煎熬能等来荣光。

 

走进清华园

寻得初心,放平心态,坚定未来

一晃之间,时间来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暂时未能返回春意盎然的清华园。回想在园子里待过的前半年,也想清楚了许多事。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得为何?所望为何?当人百年归老后,留下的是什么?我想,正如儒家的发展之道,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四种境界,而“内圣外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都鼓励我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也要为社会、甚至全天下带来福祉,这也是大同社会赖以形成的路径逻辑。有了目标,在纷杂的世界中,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初心?厚德、达观、极高明而道中庸都能让我们养成处世不惊的心态。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和境遇,所以本难以追求圆满。要能做到正心诚意,“胜不骄、败不馁”,将自己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抽离出来, 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心态和境界。同时,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自己,树立大格局、大意识,抱以持久的热情,这样才不会消极避世,更不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能做到“心怀天下、学做真人”、“以出世之心,为入世之事”了。

作为一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学生,我励志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但总感觉自己的心态老的很快,即使我不吝啬努力,但也想要将努力放在自己心安理得的地方。可现实就是,需要努力的地方,就充满着竞争和不自在的氛围,而我,偏偏厌倦了竞争……由此看来,我距离上述境界还有一定距离,但却希望自己以后能在高校这座相对安逸的净土上,从事自己的研究,引导更多的学生。我一直认为,天底下没有比教育更能影响社会、甚至世界的职业了。即使这种影响显得那样滞后和隐匿。但对于常怀初心的大学老师来讲,他一定能影响一名学生更为深层的地方,虽然没办法大规模改变世界的面貌,但却能培养出能改变这种面貌的人。一名大学老师,陪伴学生一起成长,也能走过自己以往不曾走过的风景。“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师对这句话做了另外一种诠释。当教师走进罗马城后,他会再返回出来,重新带着更多的学生,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道路再一起走进罗马城。如此反复,教师用以往道路的经历影响下一条路上的学生,而自己亦更了解学生、了解教育、了解这个社会。这也就成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心想,这也是每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的体悟吧,回想起来总是让人欣慰和感慨。未来,我便想未来成为这样的老师,一位既教书育人又追求真理与科学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

 

辜刘建:2015年毕业于双流中学,2019年于华南师范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进入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曾连续2年获国家奖学金、“榜样华师”荣誉称号;连续4年获华南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获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十佳砺儒学子。曾参与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广东省“攀登计划”科技创新专项培育资金项目等10项课题,获广东“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15项学术竞赛成绩,在《教育发展研究》、《宏观质量研究》等CSSCI核心刊物与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分会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篇。

 

 

精选留言:

你当时相信的那些事情,会在如今变成美丽风景,每当你迟疑,都不应忘记活在内心深处那顽固的自己。

——五月天《顽固》


焦点新闻
版权所有©四川省双流中学   校址:成都市双流区广场路39号   蜀ICP备11008276号-1   网站管理 魏永贵
联系方式 | 学校办公室:(028)85771009, 85775001   招生办:60619828、60619829   教导处:(028)69001218   政教处:(028)690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