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2025年秋季学期的临近,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接新学年的到来。为了让大家更高效地完成新学期报到,特温馨提示如下:
一、入学报到
七年级(初2025级)
报到时间:8月31日上午8:00-9:00(请勿迟到)
报到地点:双流中学玉兰厅
注意:
学生还未录入门禁系统和就餐系统的,请家长扫描二维码按要求录入和充值。
请带上盖章后的结核检测报告,交给班主任。
高一年级(高2025级)
报到时间:8月31日上午9:30-12:00
报到地点:先在学校正大门(南门)宣传栏两侧查看行政班分班名单和教室安排,再到景贤楼底楼完成报到工作。
注意:
学生还未录入门禁系统和就餐系统的,请家长扫描二维码按要求录入和充值。
请带上盖章后的结核检测报告,交给班主任。
八、九年级(初2024级、初2023级)
报到时间:8月31日下午15:00-16:00
报到地点:班级新教室
注意:请家长关注班级群里放学通知,注意提醒学生交通安全。
高二年级(高2024级)
报到时间:8月31日下午16:00-17:00
报到地点:班级新教室
二、入学要求
(一)初高中入学新生:
①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检查结果单(加盖医疗机构公章)。检查流程和方法详见四川省双流中学公众微信号《四川省双流中学初/高2025级新生开学准备事项通知》
② 学生户口簿(或身份证)复印件,注意户口簿复印件须将户主页和学生本人页复印在一张A4纸上。
③ 住校生生活用品。我校住校生采取统一管理,须统一住校生生活用品。报到时学生和家长可到指定地点参考实物标准后自行外出/网上购买,也可现场直接购买。住校生床上用品包括棉絮、垫絮、床单、被套、枕头、枕套、凉席、蚊帐、桶盆、口杯等。
(二)全校学生:
① 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住校生请准备好必要的生活物品(洗漱用品、床上用品、换洗衣物等),除牛奶和水果外,不允许携带任何零食和违禁物品。
② 入学时仪容仪表要符合中学生要求。穿戴整洁、朴素大方,除新生外,全校同学须着全套夏季或秋季校服,言谈举止文明得体。男女生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染发、不烫发、不留怪异发型。男生不留长发(两侧头发不遮挡耳朵,前额头发不超过眉毛)、不剃光头、不穿背心、拖鞋等。请家长们督促完成此项。
③ 学生在校期间不得携带和使用手机及电话手表、照相机等电子设备。请同学们自觉遵守,家长积极支持和配合。
④ 学生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入校;不携带大额现金、电脑、游戏机、阅读器等贵重物品和电子产品入校;入学后要严格遵守学校管理要求。
三、开学调节指南
学生篇:拥抱变化,蓄力成长
1. 调整作息,循序渐进
提前一周开始调整作息时间,每天比前一天早睡早起10-15分钟,逐步恢复到上学时的作息规律,避免开学后出现“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的情况。
2.制定计划,目标明确
新学期新气象,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让自己更有方向感和掌控感。
3.整理物品,仪式感满满
提前整理好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给自己一个“开学仪式感”,也能帮助自己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4.积极暗示,自我鼓励
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例如“新学期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了”等等,增强自信心,缓解焦虑情绪。
5.适当运动,释放压力
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例如跑步、打球等,可以帮助释放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同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6.沟通交流,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老师分享你的感受和担忧,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不要将压力憋在心里。
7.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焦虑情绪严重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要犹豫,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家长篇:温暖陪伴,智慧护航
1.理解接纳,做心灵港湾
开学初,孩子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作息紊乱、过度依赖手机等现象。请理解这是适应期的正常表现,允许孩子有反复。用接纳、包容的心态和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点燃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与信心。
2.以身作则,树榜样力量
家长是最好的示范者。请调整自身作息,早睡早起,规律饮食。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拿起书本,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3.科学过渡,赋能成长
帮助孩子循序渐进调整作息,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增加阅读时间,梳理学习任务。
态度是关键。保持温柔而坚定,避免急躁催促。多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
共同规划。开学前一周,与孩子一起商议学习安排,制定新学期目标与计划。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如课外活动选择),增强归属感与责任感。关注孩子兴趣特长,提供展现机会。积极发现闪光点,多用鼓励赋能。
4.关注情绪,畅通沟通
开学前后是情绪易波动期,细心觉察孩子的身心变化。若孩子出现较大情绪困扰(如易哭闹、拒学),请真诚接纳,及时抚慰,同时保持密切有效的家校沟通,携手帮助孩子顺利过渡。
5.智慧应对亲子冲突
面对冲突,家长务必先稳住自身情绪,及时觉察并进行自我调适。待冷静后,再与孩子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做情绪稳定的家长,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6.携手家校,共育未来
家校协同是孩子成长的坚实保障。请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与老师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家校合力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老师提供的反馈信息,也将为家庭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方向。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回家!在双流中学,你们将收获知识、友谊与成长。期待着与你们共同书写属于我们“双中人”的故事!愿你怀揣梦想,勇往直前!
四川省双流中学德育安全处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