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我校考生的自律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考试氛围,同时还要让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认清形势,更好地明确考试作弊的利害关系,特进行本次考前教育,目的是让广大考生认识高考的形势,从行动上到思想上引起重视。下面,针对考生违纪作弊的危害性以及加强考生纪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作出如下分析和要求,并印发各班主任及在宣传栏张贴,由班主任在班级宣讲和认真组织学习,以期达到市招办确保今年高考不出重大违纪事件和其他安全事故的要求。
一、考前教育内容:
1、高考复习阶段,考生一旦有了作弊的念头,心理压力便随之而来,心境开始无法平静,天天都有种心虚的感觉,无法专注于复习而分心,因而根本无法全力以赴进行高效的复习迎考,冲刺高考的心态在作弊念头产生的那刻起便大大打了折扣。相反的,没有作弊念头的考生,没有偷鸡摸狗的心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无所顾虑,只需全身心投入文化课的复习,自然会有好的迎考状态。
2、根据多年来的调查了解,考生若在考试中存有作弊念头,就会提心吊胆,一方面耽误自己正常答题时间,另一方面因造成心理紧张,会出现身体生理上的“应急反映”,如心速加快,手心出汗、闹肚子、心慌神乱、思维阻滞、记忆间歇性空白等等,势必会严重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正常发挥。若违纪作弊一旦被发现,其事实就会记录在案,该科将按规定判分,该考生也会造成心理受伤,继而发展成为对考试的恐惧,甚至对学习产生厌恶的可怕后果。再一方面,若牵扯到其他考生,将会一同被处理,造成同学之间的友情隔阂和良心上的负罪感;如果出现雷同卷,两个人的整个考试都会被全部作废,多年的寒窗苦读就会同时毁于一旦;并且监考员、考点负责人、班主任、学校领导等都将被追究责任。这样,不仅影响整个高考的办考质量,还会破坏国家教育考试良好的社会信誉,更对不起老师们对自己多年的辛勤培养,考生本人的道德良心也会受到谴责,也丧失了自己的人格,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会造成终生的心理障碍,得不偿失。
3、对国家绝密级高考试卷的安全保密工作防范措施更加严密。各级考试机构对保密、警戒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和严格的保密规定及科学的保密程序教育,并实行严厉的岗位责任追究制度,严禁泄露试题内容,否则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4、在考试期间,考试机构加强了对现代化作弊手段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的检查和防范措施更加严密。如考生入点实行金属探测检查、无线信号屏蔽、考场电子监控和实时同步录像等,今年还专门配备了针对无线隐型耳机的探测设备,对其信号进行严密监测追踪。同时,考点组织检测人员对所有考场及角落进行违规物品探测检查,进行彻底清场。若考生铤而走险携带违规物品,一旦实施作弊也会被及时发现和被严肃处理。因入点检测人员和监考员都签定有目标工作责任书,不会置大局于不顾而冒风险放纵违纪作弊考生。
5、按照今年规定,考试时间内无特殊原因考生不准提前离开考场。如确实出现特殊情况,经允许后提前交卷出考场的考生,一律不准离开考点,统一安排到提前出场考生休息室,并有专门人员严格监管,考试结束前不准外出,防止在考试时间内向外界泄露试题内容。若考生提前出点或在出点前使用通讯工具,也会按照违纪或作弊论处。
6、根据往年经公安部门协助调查没收作弊工具的信息情况来看,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以助考为名,推销所谓的手机、无线隐型耳机等,纯粹都是为迎合个别考生或家长的投机心理进行的诈骗行为,事实非常明确,奉劝个别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上当,如果不听劝阻,必将会浪费了金钱和坑害了考生。
7、我省规定在高考电子档案中增加考生参加国家教育考试的诚信记录,诚信记录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考试违规情况提供给高校。若一旦有违纪作弊行为,考生诚心度会大打折扣,其后果可想而知。
8、广大考生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条条大路通成功,不要只以挤上高考这个独木桥而论成败,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的经历就很能说明问题。只要自己奋发图强,不懈努力,命运掌握就在自己的手中,当你有了比考大学更高的理想的时候,读大学就成为很平常的事,即使读不到名牌大学也不要动摇自己实现理想的信念,你自身的人格力量会推动你不断地向前迈进。在当今诚信意识、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步成为主流的文明社会里,提高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自己思想观念的转变和人格的培养,使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尤其重要。如果忽视了这些,即使高考能够拿到高分,也很难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很远,现实当中的事例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所以,每一位考生和考生家长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和长远的眼光看待高考。
二、相关措施:
(一)、对家长
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发布高考考前告家长书见 附件1
(二)、对考生
通过班主任“最后一课”对考生开展如下教育:
1、考风考纪教育
认真组织考生学习《考场规则》、《考生须知》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普通高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告知考生,如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纪、作弊等行为,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考试电子档案;涉嫌违法的,由考点或教育考试机构移送当地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4条及有关法规进行处理。在组织考生学习上述材料时,要逐条指导考生认真学习,要求他们在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2、明确考试要求
(1)、教会考生解读《准考证》号码九位数字的含义和用途,便于考生根据考点示意图准确找到考场和考点安全区域;
(2)、考生要熟知每一场考试入考点、考场的详细时间规定;
(3)入考场相关物品的放置要求、禁带物品种类(重点是移动通讯工具:包括手机、电子笔,调频耳塞及其它接收装置、手表等不能带入考点),告知考生,携带手机等具有接收和发送信息功能的设备参加考试,无论是否关机和使用,一律按作弊处理,后果严重。另外,准带的用品必须是普通的、规范的,避免引起监考老师怀疑;
(4)、要让每一位考生都知道考试过程中哪些行为是“违纪”,要受到什么处罚,哪些行为是“舞弊”,受到的处罚是什么。
(5)、离考试结束前的30分钟之后才准交卷出场;考试过程中原则上不上厕所(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入厕的考生,须经监考员同意并在2名同性考务人员陪同下才能前往,再次回考场须安检);提前交卷考生不得续考,不准在考场附近逗留,要求提前交卷的考生在考点规定的地方休息,考试结束后在领队教师的带领下径直离开考点。
3、强调以下注意事项
(1)、穿着:不得穿校服、制服参加考试,尽量不穿戴有金属的衣物和饰品;英语科考试时,不得穿着写有外文字母、词汇的“文化衫”。
(2)、熟悉考场:周知所有考生6月6日下午,必须按要求熟悉考场,并接受“考前安检和身份验证”,适应“考试指令”,接受外语听力试听,完成相关签字手续。自觉接受疏散演练,熟悉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各校必须提前对领队教师作好安排部署,协助考点、考场组织好本校考生。
(3)、入场时间:每科考试前50分考生进入考点,开考前38分钟开始进考场;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考点学校大门),外语科考试开考前15分钟,即6月8日下午14:45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告知考生考试的“报时信号”是统一使用电脑录音指令,电铃声也是电脑摸拟,距考场稍远就可能无法听到,所以请告之考生每科考试前进入考点后要迅速进入考场或在考场附近等候入场指令。
(4)、携带: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准带垫板,携带的水(主要是指饮用水)要按考点要求放在指定位置。
(5)、入座:强调考生入考场对号入座,必须认真仔细地核对《准考证》,杜绝坐错座位现象发生,否则按违纪论处。
(6)、答卷:①答题前,考生先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用2B铅笔填涂自己的座位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是否相符。若发现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与本人不符,应立即举手询问。若发现条形码有损坏、错贴,考生不能作任何处理,要立即报告监考员。②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书写工整、清晰,一律不得使用添卷纸;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③保持答题卡清洁,不要折叠、污损,尤其不得在定位点处(黑色方块)写画。④条形码作为扫描中识别考生信息的主要依据,考生必须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严禁在条形码上写画。
(7)、考试过程及结束:不准有交头接耳、旁窥、提前或延时作答等违纪行为。考试过程中,不得自行传递文具等用品。特别要注意,考试终了信号发出后,考生须立即停笔,延时作答将作违纪处理。各科考试的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一律不得带出考场,否则也按违纪论处。每科考试结束后,考生应整理好答题卡、试卷、草稿纸试后端坐,双手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张望,保持安静。
(三)、对年级主任及班主任
同年级主任、班主任签订 2018 年高考工作责任书见附件2,班主任同考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见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