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教研正当时。近日,双流中学开展了复习课与讲评课教学大比武活动,本次献课老师为初中部九年级化学组的谢旭凤老师和李晓燕老师。两堂课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聚焦素养提升,通过精准讲评与思维建构,带领学生破解难点,深化理解。
一、立足生活——暖宝宝中的化学
谢旭凤老师以“探究暖宝宝中的化学问题”为主线,设计了一堂兼具实践性与思维深度的金属复习课。课堂从生活化的暖宝宝发热现象切入,通过实验验证铁粉存在(如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锈蚀原理(铁与氧气、水反应放热)及设计废弃暖宝宝铁粉回收方案(类比工业炼铁还原法),系统整合了金属化学性质、活动性顺序及资源利用等核心知识;结合中考真题训练(如金属活动性判断、炼铁流程分析),强化了实验设计与逻辑推理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金属锈蚀的利(供热)与弊(资源损耗),通过“变废为宝”的实践探究深化绿色化学理念,实现知识建构、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有机融合,生动诠释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回归社会”的教学智慧。
二、溶解度的魔法——固体消失的秘密
李晓燕老师以“饱和溶液判断”“海水晒盐流程”“溶解度概念”三大题型为轴心,串联起溶解度的核心知识点。结合成都中考真题与课本习题,引导学生自查自纠,从错误中提炼薄弱点。通过“旧知回顾→习题剖析→变式延伸→模型运用”的闭环设计,帮助学生从“就题论题”转向“追本溯源”。李老师在课堂上注重以生为本,循循善诱:一方面,关注“互动生成,启发思考”,摒弃“填鸭式”讲解,采用“问题链”驱动;另一方面,评价激励,温暖有度。针对学生错题,以“错误是思维的礼物”为理念,鼓励学生分享纠错心得,并即时给予“你的分析很透彻!”“这个思路值得推广!”等个性化评价,课堂氛围积极融洽。
三、用协作点亮课堂,以总结沉淀经验
两节示范课的背后,凝聚着九年级化学组的集体智慧。从教学设计的反复打磨到课堂细节的精准把控,教研组围绕“如何将复习课与讲评课落到实处”展开多轮研讨,结合中考命题方向优化教学策略。
课后,学生给出了最真实的反馈:“原来活性炭是加速反应的催化剂!”“原来溶解度还能这样分析!”“我再也不怕结晶类题目了!”学生的课堂感言,是对这堂课最好的肯定。未来,化学组将继续以素养为锚点,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更有深度、有温度的化学课堂!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深耕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