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铸就精英教育品牌

文/行政办 时间:2017-11-15 浏览数:9738

2017年11月15日上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党政工作部主任汪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研究部主任王建、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研究部副主任卢海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副研究员熊建辉莅临四川省双流中学开展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检查工作,双流中学副校长黄钟、双流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向发友、双流中学副校长徐天福率全体行政领导及特色课程建设相关负责人向教育局领导和专家作了全面而详尽的汇报。

首先,双流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向发友向领导们介绍了双流中学的发展历史及背景。双流中学诞生于1940年,建校批文由时任四川省兼理主席蒋中正签章,校名由近代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题写。1960年,校长李天洁代表学校 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96年,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1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9年,成立双流中学教育集团。2013年,成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然后,双流中学副校长黄钟介绍了双流中学的课程体系及办学理念:

(一)特色课程体系

一个目标:让课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

二元导学:“二元”指教师、学生,指教育、教学因素集合中的两个主要元素。

三分课堂:三分课堂即“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分疑走班”。

四类课程:我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立意,将学校课程整合、补充、完善为四大类校本课程,四类课程与学校校训“仁、智、雅、和”对应,分“修身立德、认知素养、气质涵养、和谐共融”四部分。

(二)核心课程理念:

课程体系人本化:依据“双流中学育人目标与核心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围绕“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主题设计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构建符合双中办学理念、文化精神的个性化课程方案。

育人机制个性化:学生在扎实修完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梳理、完善相关制度,创新育人机制,构建符合双流中学文化精神、基于每个学生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努力,完成 “九个一”工程的建设工作。

(三)课程总体结构及安排

1、通过15级的选课走班探索,已经形成了我校选课走班的基本思路和模式框架,同时在走班的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也有了相应的解决和应对措施;通过16级的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双流中学的选课走班方案。选课走班对于学校来讲是个全新的模式,但经过3年的研究和探索,在18年秋季开学前,学校一定会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案和一整套的组织管理体系。

2、分工部署,进行四方面研究工作,并形成具体方案。培养一批胜任自主招生课程的学科教师和培养自主招生辅导员。开设选修课和系列人文讲座。加强与高校联系与合作。最后,形成《双流中学高校自主招生指导手册》《中学高校自主招生培训手册》以及“双流中学高校自主招生学科教材”。

3、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并制作了《学生成长记录手册》《班级管理记录手册》。

4、双流中学已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平台。

各位专家在听取汇报后也纷纷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相信双流中学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定能稳步前进、续创辉煌。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