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四川省著名作家双流中学刘小芳老师应邀参加成都市语文教研活动,给与会老师分享作文教学经验。刘小芳老师将自己从教多年来的作文教学经验与自己日常写作的切身体悟相结合,给与会老师做了一次精彩的分享,从“修炼一颗觉心”、“修炼一点技法”、“修炼一种腔调”、“用教材修炼一种习惯”、“用意象修炼一种写法”五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了她的做法,条条干货,得到教学一线老师的热烈欢迎。
修炼一颗觉心
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一种,自然界到处是人类的弟兄。觉悟之心,是开了慧根,有了爱的心,是随时随地随处对待万物的心灵状态!把观察与思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发现美修炼成一种习惯,成就一颗觉心!
修炼一点技法
不要在经验中让词语躺着、睡着,那样词语会老去、死去,要用爱、用想象喂养词语,认真对待词语,让词语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活起来!
修炼一种腔调
腔调,就是一种口吻!
写作,是件严肃的事,修炼言语的腔调,先学先仿,脱去幼稚腔,脱去网络腔,脱去调侃谐谑腔,必要这样进行刮骨换血之后,自我腔调才能成气候。
用教材修炼一种习惯
把课文转换为诗歌创作,进一步修炼觉心,培养想象力,成为一种写作习惯。可以在创作中给予学生一些建议,选取好创作角度,从历史意义切入,与现实结合切入,从人物特质切入。
用意象修炼一种写法
刘老师使用意象作文法,以“桥”为例,通过四个环节引导大家体会、运用意象。
第一个环节,唤醒记忆,激发联想。
第二个环节,洞开大脑,拓展眼界。
第三个环节,由实而虚,助其飞跃。
第四个环节,探讨本质,融合贯通。
写作是修炼,既是心灵的状态,也是生命的状态!
经过修炼,遇见更美好的学生,也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刘小芳,四川省双流中学教师,全国语文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荣获“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荣获成都市赛课第一名。追求诗意地行走,在《散文诗世界》《青年文摘》《四川日报》《四川文学》《草堂》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三百多篇(首)。出版有关诗化语文的诗集《长成一根苇草》(著),出版有关地震的诗集《震星》(合著),出版教学研究专著《概括与反概括——语文思维的双翼》(合著),有散文作品被选编为中考阅读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