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中学一直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资源,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2018年5月,双流中学被评为“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
为开阔空间科学视野和激发探究空间科学奥秘的兴趣,发现和培养有志于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的优秀才俊,近年来双流中学派数名师生赴北京参加“中英空间科学暑期学习班”的学习活动。2018年我校选派3名优秀青年教师、10名优秀新高一学生代表参加7月22日至8月3日在北京举办的“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2018年第3期学习班”的学习,这为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中方实验室团体在双流中学设立“中英空间科学实验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双流中学“空间科学实验班”
培养目标:
培养政治合格、学业优秀、热爱航天、素质全面的空天科技后备创新拔尖人才,为国际国内一流高校输送优质生源。
培养特色:
1.培养方式多元
①高考方向:
211、985高校自主招生+国内高考+国外高校深造
②独具优势:
★双流中学“空间科学实验班”同学将有机会进入“空间科学实验班人才库”;
★“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中方实验室团体将向相关高校推荐双流中学“空间科学实验班”学业优秀的同学;
★“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中方实验室团体将对双流中学“空间科学实验班”的同学进入大学本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航天专业学习及实习,协调相关实验室及科研项目,以提供更多的学习研究机会;
★对于申请赴国外大学、研究机构攻读学位的,提请有关专家为其推荐;
★为立志航天事业的毕业生,提供我国航天科研、航天应用单位的信息咨询。
2.课程设置新颖
①课程安排:国家课程+空天领域校本课程+活动课程
②特色课程:利用中、英两国空间科学教育资料,开设空天领域校本课程;组织航天科技讲堂;组织师生代表现场观摩重大空天科技活动。
3.活动安排高端
组织师生代表现场观摩重大空天科技活动,参观空天科技实验室、空天发射场和测控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国家空间中心、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员训练中心等机构。
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参观学习。
4.师资配备精良
①双流中学一流教师
②英国航天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著名大学教授指导。
二.精彩回顾
2018年7月22日晚上,双流中学首届“空间科学实验班”的10名优秀学生和3名优秀教师抵达北京邮电大学,开始长达10天的空间科学理论和实验的学习。
23日上午,13名师生在北京邮电大学参加了由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中方实验室团体秘书处组织的“2018年第三届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活动”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英国驻华使馆科技一秘Alasdair Hamilton先生、英国国家空间中心主任ANU OJHA先生、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处处长许岩松先生、项目主管宋凤斌先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国际合作部副部长薛飞先生、项目主管陈凌晖先生、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忻向军先生、中英空间科学教育与研究合作中方实验室团体秘书处俞俊生先生等。参加此次学习活动的学员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四川、宁夏、浙江、江苏、安徽等20多个中小学的91名师生代表。
在开幕式上,忻向军院长、Alasdair Hamilton先生分别代表中英双方表达对此次活动的肯定、期待与支持,许岩松处长向在座的代表介绍了中国航天成就和国际合作,ANU OJHA先生、俞俊生教授则分别代表中英授课教师阐释了此次学习活动的目的、意义与内容。双流中学教师伍贤军作为参加此次学习的中小学师生代表做了精彩发言,代表全体学员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期待、珍惜和感谢的心情,同时也向所有来宾和学员隆重介绍了双流中学的概况,并真诚邀请大家做客双流中学!
24日,ANU OJHA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带来了题为“宇宙是什么”、“空间物理学基本概念”的两堂课。在课上,ANU OJHA教授激情澎湃,时而讲授,时而演示,时而让学员分组实验,课堂气氛格外活跃。课后,双流中学部分师生还单独与ANU OJHA教授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老师们为ANU OJHA教授的授课方式、教学仪态、个人魅力所折服,同学们则纷纷表示ANU OJHA教授形象生动的课堂活动深深吸引了大家,并真正学到了宇宙的概念、天文望远镜的原理等高深的知识。
25日全天和27日上午,英方专家持续授课。Anu和Chris等专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小实验讲解了牛顿第一定律、平抛运动、万有引力、天体生物学、可居住特征、火星特征、流星与彗星形成、开普勒定律、压强与沸点等内容,老师和学生分组一起完成了模拟气垫船、火箭制作、彗星制作等实验,同时讨论了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利用这些素材等问题。双流中学师生表现优秀,制作的火箭初速度最大,获得了Anu教授赠与的3D打印的宇航员模型。
26日全天双中师生参观了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所,27号下午参观了北京大学。在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所时,上午,范全林主任为同学们分享了太空探索的有关奥秘和知识,介绍了人类天文探索的历史、发展以及现状,也介绍了卫星的功能与应用。张贤国副主任为同学们讲述了古今中外航天科技的发展,向同学们介绍了空间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下午中科院刘勇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空间科学与空间天气,空间天气对地球的影响以及目前人类对空间天气的探索工程。随后,双中师生参观了中科院的科学卫星综合运控中心和任务论证支持系统。在北京大学时,双中师生参观了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和遥感所,随后在未名湖畔和博雅塔前合影。通过参观学习,双中学子对空间科学和我国航天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名校更加憧憬,学习更加具有动力。
28日,主办方邀请了中国空间科学科普首席专家田如森教授和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的郭树人教授为大家做了讲座。田如森教授的讲座题目是航天梦、强国梦,介绍了两弹一星、空间站、太空生物、月球探测、载人航天等一系列成就,重点介绍了嫦娥系列卫星与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历程。郭树人教授的讲座题目是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介绍了北斗系统在共享单车、导航定位、通信、气象、地壳监测、精确制导等方面的应用,北斗导航的基本原理,北斗卫星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导航的发展方向。通过聆听国内专家的讲座,双中师生对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无比自豪,坚定了为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双中师生争先恐后提问,获得了教授的神舟十号纪念照和太空黄瓜种子等纪念品 。
29日,参观国家博物馆,学习中国辉煌的历史文化和骄傲的现代化建设成就;30日,上午参观航天五院,下午参观军事气象卫星中心、航天员训练基地,并受到了航天员刘伯明的亲切接见;31日上午听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晓琳教授的主题报告,下午参观了钱学森实验室、航天博物馆;
8月1日,双流中学首届“空间科学实验班”的十三名优秀师生在北京邮电大学参加的中英空间科学教育暑期学习活动圆满结束。上午,commsat团队的李天琪老师向全体学员介绍了世界领先的少年星一号,这是世界上首颗教育微小卫星,它开启了我国乃至世界航天教育的新天地。俞俊生教授解答了同学们的相关疑惑。双流中学学生代表毛葛威、教师代表陈俊、徐聪分别发表了精彩的讲话,表达了对活动主办方的全体工作人员的感谢,并分享了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北京大学晏磊教授为参加活动的学校颁发了全国首届空间科学实验班的开班证书,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表达了对全体学员的殷切期望和诚挚祝福。最后,俞俊生教授郑重宣布此次学习活动圆满结束。下午,双流中学13名师生对于此次活动召开了总结会。对于这十天的学习,有同学说,丰富的活动让他对空间科学从一无所知到逐渐了解,满载而归;有同学说,从成都到北京,第一次离开父母,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锻炼了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还有同学说,中国航天局处长答疑解惑,英国航天中心主任亲自授课,航天员刘伯明亲切接见,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一流学府的名师倾囊相授,让他们收获了知识,更增长了见识。总之,所有师生各有所获,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