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

金秋雅集话改革,双中论道启新程

—— 双流中学承办全国 “三新” 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课题结题盛会

文/研培处 图/官勤学 编辑/魏永贵 时间:2025-10-15 浏览数:90

金秋十月,桂香满庭。2025 年 10 月 12 日至 14 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十四五”《“三新” 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动研究》结题成果现场汇报会暨新时期校本教学精品课评价改革实操展示研讨会,在四川省双流中学盛大召开。北京、湖南、山东等十余省市的教育专家、名校校长及骨干教师齐聚于此,共探 “新课标、新考改、新教材” 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路径,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动研究》结题成果现场汇报会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行动研究》结题成果现场汇报会暨 

文脉赓续,双中搭台迎宾朋

作为承办方,双流中学以深厚的办学底蕴与开放的育人姿态,为全国教育同仁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学校肇始于1940年抗战烽火中的“兴学育才、服务家国”,承“景贤书院”之千年文脉,历经岁月沉淀,铸就了“敢为人先、永争一流”的精神品格。这份精神,驱动着学校从获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到构建“一校两区”新格局,再到成为“四川省基础教育网链共享计划引领学校”,步履不停,始终走在时代前沿。

参会嘉宾(部分)参会嘉宾(部分)

会议期间,被湿地公园环抱的校园成为思想激荡的现场。弘雅楼、景贤楼内,一堂堂精品课例引人入胜;丛桂厅中,一场场专家点评高屋建瓴;而在智慧实验室与科创中心,数字技术与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更是得到了生动展现。双流中学专业的服务团队以周到细致的安排,让与会嘉宾全方位沉浸于学校“校园典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的“雅文化”魅力之中。

思想碰撞,专家引领明方向

开幕式上,双流中学党委书记黄超致辞。黄书记系统回顾了学校 的“三新” 改革实践。学校通过构建 “初 - 高 - 大” 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开设 30 余门大学先修课程;着力打造 “教学评一致性” 高效课堂,深入融入过程性评价;并依托 “149 跨区域教育联盟” ,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效应,彰显了学校作为示范校的使命与担当。

开幕式双流中学党委书记黄超致辞开幕式双流中学党委书记黄超致辞
嘉宾陈金芳讲话嘉宾陈金芳讲话
嘉宾林庆东发言嘉宾林庆东发言

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多位权威专家的智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陈金芳博士指出,教育评价应实现从“分数导向”到“素养导向”、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的根本性转变。哈佛大学林庆东博士则结合具体课例进行点评,在充分肯定课堂创新价值的同时,建议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强化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专业指引。

课评共生,实操展示探真章

研讨会以“成果展示+实操评价”为主线,融理论探索于实践现场。10月13日至14日,来自全国多地的优秀教师呈现了二十余节精品课例,覆盖多个学科。这些课堂均紧密围绕“三新”改革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细于教学各个环节。

课堂展示1

课堂展示2

课堂展示3

课堂展示4

课堂展示5

双流中学教师同样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叶甜老师的高中语文联读课,以“劳动之美”贯通《芣苢》与《插秧歌》,引导学生深切体悟劳动精神;秦圣懿老师的初中数学课,则巧妙运用生活实例,有效化解了抽象概念的理解壁垒。课后,授课教师进一步分享评价方案,并开展跨课例互评,在多维研讨中切实推动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实现。

图5-1


图5-2


图5-3


图5-4


图5-5


携手共进,聚力赋能新未来

10 月 14 日下午,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盛会超越了单一的课题结题,更成为一场教育智慧深度交融的盛宴。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认为双流中学提供的平台让其观摩了真实课堂,学到了可迁移的实践方法,学校的改革路径为区域基础教育提供了宝贵范式。

合影合影

作为 “全国一流、西部领航的高品质学术性高中” 的建设者,双流中学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深化课堂评价改革,完善 “五育融合” 育人体系。在 “厚德励志,求真笃行” 的校训指引下,学校将继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与全国教育同仁携手,共同书写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崭新篇章!

    撰稿:研培处   校对:万露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