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6日下午3点,骄阳似火,玉兰葳蕤,双流区区委书记韩轶视察了双流中学高考考点,双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小乐、教育局长李光纯及其他领导一行十余人陪同,龙清明副校长(全面主持学校工作)携双流中学领导班子成员热情接待。
韩书记详细了解了双流中学高考考点的备考情况,对考生入场、考场布置、监控设备、安检及应急情况处理等细节问题特别关注,反复叮嘱:“高考事关千家万户,事关考生一生,一定要让考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龙清明校长向韩书记及其他领导汇报了学校高考备考的各项保障措施,韩书记对双流中学周密的工作安排予以了肯定!
在学校荣誉栏前,韩书记驻足停留,饶有兴致地浏览学校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在获悉我校2007、2013年高考均培养出省第一名,并有3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时颔首赞许。
走进双流中学校史陈列室(建于1949年的钟楼,成都市文化地标),韩书记结合图片,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历任校长。接着,龙清明校长向韩书记汇报了近期的工作,并结合学校平面图向各位领导阐述了学校中长期规划布局。韩书记不时询问细节,殷殷嘱托!
之后,韩书记还视察了学校操场应急演练场地和高考考场监控室。
在视察结束步出校门时,韩书记看到整装待发、意气昂扬的双流中学师生,非常欣慰!
二位省第一名学生的语文老师李玲介绍他们的语文学习方法
【杨阳语文学习回顾】
在我的印象中,杨阳是一个活泼阳光、特别聪明的孩子,他多思善问,记忆力、理解力与思维能力都很强,基本能做到“题不二错”;但我刚刚接手杨阳这个班时,发现他与好多理科学生一样,语文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主要表现在基础不牢,知识储备尚待完善,同时写作能力也有提升空间。
杨阳是一个心理素质好、又有高远学习目标的学生,他突出的品质在于知不足而能奋起直追,有效弥补。语文课堂上,他善于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回答问题时往往能一针见血,见解深刻;课后他会及时梳理知识要点,见缝插针地进行知识巩固;他还能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进行自主复习和练习,学习效率很高。
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杨阳的写作训练。在与老师的不断交流沟通中,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写作不仅仅是笔头的文字功夫,更是功夫在“诗外”,需在平时的知识积累、文本理解、生活感悟中去增加思维的深度,同时还要勤于练笔。在老师的带动下,杨阳慢慢对写作有了兴趣,能够主动地、多方位地去感悟生活,进行写作,作文得分也慢慢提升。
最终在2007年的高考中,尽管语文试题的难度较大,杨阳仍取得了121分的好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也令我感到十分欣慰。
【张忆雪语文学习回顾】
我还记得刚刚跨进高中大门时的忆雪,与同龄孩子相比,显得更沉稳一些。每次上语文课,她总是特别专注和投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上她回答问题时的侃侃而谈和流畅的思路,让同学们十分钦佩。
在语文学习上,忆雪算得上是一位有较高悟性的学生,对于老师的点拨可谓心领神会,并能有意识地举一反三,延伸拓展;平时她还特别喜欢动笔积累,高中三年她做的摘抄本和知识积累本都有好几大本,这些本子往往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范本,也因此让她逐步具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泛的知识面。课后她还很喜欢和我探讨问题,不管是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文本题旨的探究,还是对现实热点的评论,她或者求助于老师解惑,常常又有自己思想的闪光点。
但忆雪在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高三时,她也经历了一个“瓶颈期”,这让她十分苦恼,但值得欣慰的是她的执着与不懈怠,积极与老师沟通;我对她说:症结是你的心态上还有些患得患失,高三的考试频繁,由于免不了的知识漏洞和能力欠缺,会造成成绩的起伏;这都没有什么的,正视它,积极弥补不足,丢掉“偶像”包袱,让自己轻装上阵,你会发现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天空。
让人欣慰的是,忆雪顺利度过了“瓶颈期”,她的语文学习突飞猛进,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128分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