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裹着栀子的香气,轻轻推开了心理健康月的大门。
这个五月,我们用一场场充满温度的活动,编织了一张关于「陪伴与成长」的网。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同学,都在这场心灵之旅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闪闪发光的瞬间吧~
一、「看见成长」-《如何做好中学生家长》讲座(5月5日)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家长与孩子的「爱的碰撞」该如何化解?张皓老师的讲座像一场及时雨,用幽默的案例和实用的沟通技巧,让家长们放下焦虑,学会用「倾听代替说教,理解代替评判」。让孩子们看见自我,学会真实表达自我的感受。
二、「照见内心」-心理成长观影活动(5月9日)
当全校学生在光影中遇见心灵与家国责任,那些关于「梦想与平凡」「国家与自我」的故事,悄悄在心底种下了奋斗的种子。
三、「朋辈同行」-心理委员讲座(5月12日)
作为班级里的“心灵小卫士”,心理委员们在这场讲座中领会了心理委员的责任与担当、危机识别技巧、倾听的艺术和自助小妙招。并带着心理老师的寄托,回到班级,组织同学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四、「直面压力」-高三团体讲座(5月15)
即将面临“重要的战役”,高三的学生们如何该如何应对?我们请来了孟泓沁老师为高三的学子赋能,孟老师用幽默轻松的语言让同学们紧绷的神经在“被理解”中舒展,懂得压力也能化作并肩的温度。
五、「家校共育」《用心陪考21天》家长沙龙(5月17日)
初三、高三的考场外,家长的背影同样紧张又温暖。这场沙龙为“陪考主力军”定制了“心理能量包”——从如何缓解考前焦虑,到如何营造家庭支持氛围,老师们用「陪伴型陪考」的理念,让家长们明白:「你从容的样子,就是孩子最稳的靠山。」
六、「心花怒放」:游园会与趣味运动的狂欢
(一)心理游园会(5月19日)
八年级和高二的同学们在“坐地起身”“抢凳子”“蒙眼大乱斗”等游戏里笑出眼泪。有人在“两人三足”前驻足,邀请自己亲爱的小伙伴共赴挑战,在不断的调整中和伙伴达成默契合作;有人在“口是心非”摊位前,一步步陷入stroop小游戏的“陷阱”中。阳光、笑声、彩色的气球,组成了这个五月最治愈的画面。
(二)九年级减压趣味运动会(5月20日)
在中考倒计时的紧张节奏里,九年级的少年们在一场场趣味挑战中尽情释放压力,与同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才是面对挑战的终极密码。
七、「温暖同行」-教师赋能减压团体活动(5月23日)
老师们放下教案,围坐在一起静心内观,在“初心与期待”的分享与笑声中藏着久违的松弛感。这场专属园丁的心灵SPA,让教育的温度,从「燃烧自己」变成「温暖照亮」。
八、「心光永恒」-心理社组织心理宣传展(5月21日)
当撕下一张张“许愿清单”时,便向宇宙下了一个订单,我爱我的每一个部分,爱“默默无闻”的我,爱“不完美”的我,爱“做到每一件小事”的我,我比我想象中更加了不起。
九、「心画心声」-四格漫画里的小宇宙
当心理四格漫画征集令发出,于是我们被塞满了惊喜:有描绘「朋友陪我走出低谷」的温暖故事,有记录「与自己和解」的内心独白,还有用夸张画风吐槽「考试焦虑」的幽默大作。每一幅漫画都是一颗心的独白,原来,我们的心事都值得被看见。而当我们用画笔把“借橡皮”“送作业”等小事酿成彩虹,让孤独在“原来我们都一样”的共鸣里消散,才发现生活早被细微的善意填满。
十、「我爱我心」-心理老师督导活动(5月26日)
一直作为“心灵树洞”的心理老师们总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工作,在学校的鼎立支持下,心理老师们也获得了专业上的支持。在魏赓老师的督导下,心理老师们围坐开展案例督导,像拼拼图般拆解个案难题,用专业智慧疏解情绪的疲惫与压力,在同行交流中汲取能量,让心灵帮扶更有温度与力量。
这些图画,是五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原来,“爱自己”不是孤单的修行,“爱他人”也不是沉重的负担。当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分享脆弱,传递温暖,心与心之间就会架起桥梁,让光照进来,也让光照出去。
这个五月,谢谢你的勇敢参与,谢谢你的真诚分享,谢谢你让心光绽放。
愿我们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勇敢前行——
爱自己,爱他人,永远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