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学履不停。2025年10月15日,成都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第二工作坊的校长学员们走进四川省双流中学,开展以“聚焦特色育人,共探教育真谛”为主题的跟岗学习活动。通过校园参观、课程体验、专题座谈等形式,双流中学向教育同仁汇报了在文化建设、课程改革与学校治理等方面的探索。
漫步林荫大道,初识双中气象
在双流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杜江涛等校领导的陪同下,校长学员们漫步林荫大道,依次参观景贤楼、天问楼等主体建筑。校园内古典人文底蕴与现代教学设施相得益彰,静谧雅致的环境与浓郁书香相融,给参访校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探秘科创空间,感受特色课程
在航空航天中心,张烨老师系统介绍了课程体系与实训平台。从飞行模拟器到无人机编程,学生们在项目式学习中展现出的创新能力获得校长们一致好评。随后在天文中心,屈惠平老师通过演示穹顶天文台、介绍社团活动,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扎实努力。两大科创中心是学校“课程博雅”理念的生动实践。
驻足钟楼地标,领悟文化内核
作为校园的文化象征,古朴的钟楼静静诉说着双流中学的岁月流转。校长们在此深入了解以“四雅”——“校园典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课程博雅”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体系。这一理念已深深融入校园每个角落,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追求。
聚焦育人实践,共享治校智慧
新入职教师夏菁从三个维度分享感悟: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让她快速融入,崇尚实干的教研氛围促其成长,包容的生态环境鼓励创新尝试。她的真挚发言展现了年轻教师对学校文化的深度认同。
随后,双流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杜江涛以《优化治理结构,激发办学活力》为题作了专题汇报。他系统阐述了学校管理的四个着力点:
建好“激励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营造“氛围感”: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校园文化和办公文化。
优化“学习场”:构建支持教师终身学习、共同进步的教研与培训体系。
构筑“协同场”:加强家校社联动,整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在专家研讨环节,与会校长围绕教育治理展开深度交流。针对曾月波主任提出的教师角色与学习空间重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陪伴者与合作者,学习空间需支撑探究式与混合式学习。伍贤君主任关注的教师评价问题,讨论聚焦于构建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及多元参与机制。四川天府新区第四中学校彭世坤校长分享了“让每位教师工作有意义、每位学生成长有意义”的办学理念。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四中学李刚校长与何健主任就德育安全深入交流,李刚校长为新教师快速适应提供建议。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廖骏驰校长分享了德育与年级管理融合的实践路径。
教育之路,同心同向;砥砺前行,共绘新篇。此次跟岗活动,是双流中学作为基础教育探索者的一次阶段性汇报。我们愿以此为起点,与各兄弟学校互学互鉴,抛砖引玉,在思想碰撞与智慧共生中,共同为成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