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

双流中学:力破钱学森之问

文/向朝伦 时间:2013-09-23 浏览数:9652

今年教师节,四川省双流中学喜报频传,13位老师获得省、市、县表彰,展现了学校良好的师德师风师貌,全校394名教职工大受鼓舞,为打造双流中学“精英教育”品牌奠定了坚实根基。
     从2012年开始,双流中学大张旗鼓提出打造“精英教育”品牌战略,力推“双商教育、二元导学、两类课程”,全校教职员工协力推进,今年高考初见成效:本科硬上线1368人(不含艺体),上线率87.1%,居成都市第一;应届本科硬上线927人,上线率84.12%;全校共有5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重本硬上线324人,应届重本硬上线265人。
     在 8月 30日举行的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教职工大会上,双流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熊伟再次以“双商教育 二元导学”为主题,激情昂扬地阐述了学校全力打造“精英教育”品牌的理念和内涵。同时熊伟与参会人员一起解读并学习新的 《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新学年、新期待,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合力推动双流中学奋力前进。

  “情”“智”并重“双商教育”层次丰富
  “中国梦·师生梦,轻舟逐梦日日远。新学期、新希望,大鹏乘风步步高”。今年双流中学开学典礼仪式现场两边高挂的巨型对联,醒目而庄重地激励着全校6000多名师生。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熊伟给同学们提出了新学年的10个建议,希望每一个双流中学学生成为有智慧、有品位、有尊严、有文化的精英人才。
     双中为何如此强烈地渴望打造“精英教育”品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这些年一直困扰着中国教育人。作为一位从教师一路成长起来的教育管理者,熊伟坦言,从总体上看,杰出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精英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双流中学来说,有必要在精英教育上做些探索,为我国精英人才的培养寻求可行之策。
    什么是“精英”人才?熊伟的结论是:“精英”,一方面要有高情商,要具备认识管理情绪、激励控制情感、意志品质修养、交往沟通水平、耐受挫折能力、领导管理艺术等六方面的素养;另一方面要有高智商,包括意志力、领导力、记忆力、领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六大方面能力。这位多年潜心研究高中教育的教育专家认为,“教学”不等于“培养高分生”,“高分生”不等于“成功生”,“教学”不等于“教育”。精英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人的心智;精英教育的精髓在于精英意识的培养。
     怎样达成“双商教育”的目标,换言之,路径如何走?
     双流中学反复征求意见,形成了精英教育(基础)实施方案。详细列出精英人才必备的十大素质、精英教育的实施路径,以及实施精英教育的三年规划。方案具体到每学期、每学月,做哪些活动,怎样做,哪些人做,效果如何评估等。这不,开学伊始,学校先后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开学典礼、社团招新、艺体活动等,全校同学在知识海洋之外,感受另外一番奇妙风景。
     多年实践,双流中学形成了“以导为主,严爱结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力图通过德育工作的“四化”——课程化、活动化、系列化、创新化,提高学生的情商、智商,这就是双流中学独有的“四化育德”。
     同时,学校分年级有侧重强化情商教育,高一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题,侧重于行为习惯教育、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勤奋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等;高二年级以“能力教育”为主题,侧重于阳光自信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耐挫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习惯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等;高三年级以“理想教育”为主题,侧重于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教育、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教育、正确的恋爱观家庭观教育、成人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升学就业指导等。
     不同层次的德育、智育方式,不同课程课堂内外教育教学的同步推进,“情”“智”并举的双中人才展翅欲飞。
“学”“教”互动“二元导学”成效好
     双流中学的学生很幸运,人人都有一本叫做《益友》的导学案,这是双流中学领导、教学骨干和各科任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套丛书里,每一科、每一课,如何预习如何上课如何巩固提高,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学生拿到一看明白晓畅,可以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自主学习,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
     以《益友》为载体,双流中学的“二元导学”教学模式,深受师生欢迎。所谓二元导学,就是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让教师、学生二元配合,良性互动,从而实现“高效教学”,打造“精英教育”品牌。什么是高效教学呢?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现在的双流中学,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明确高效——目标、活动、评价。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老师们确定每课时的微观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此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增强内容与目标的关联性;活动:根据课时微观目标,确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式,提高每课时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评价:根据学生在课中学习过程的信息反馈,在练习、作业、考试中的表现,老师们给予激励、启发和有效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纠错能力。
     现在的双流中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热烈高效——预习、互动、训练。预习:根据预习提纲,学生学习前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因人施教;互动: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目标和学情,选择符合实际的传授学习或合作学习或探究学习,从而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训练:优化课堂例题、习题、课后作业、考试,增强训练的目标性,督促学生有效完成,促进知识内化、迁移为学生所有。
     “手有《益友》,学、教无忧。”双中精心编写的“二元导学”案,将“导学案”“教学案”“练习案”融为一炉,学习目标、学习路径、学习方法一目了然,老师教得潇洒,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同步提高。
“国”“校”互补“两类课程”全面育人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之外,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专业能力而自主研发开设的课程。目前,双流中学除开设国家规定课程外,已经开发并运行了13门校本课程,每个学生修完一门可获得6个学分,此外还有一些非学分类选修课,全校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体系与模式——三大领域八个板块。较好体现了“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双中“精英教育”思想。
     文化双中领域,从学校历史文化入手,培植学生爱校爱师情感和成长礼仪,含两大板块,一是校园文化类课程:校史文化、校园风貌、管理文化(含教师礼仪、学生习惯等);二是师生风采类课程:教师风范、学子风采。
     高效双中领域,从学科拓展和学科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入手,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包含三个块板:一是学科拓展类课程,如中国当代歌词欣赏、文学文化经典导读、竞赛数学、旅游英语、物理学与现代家庭生活、化学与食品、清洁能源、信息学奥赛NOIP校本培训教材等。二是科学素养类课程,如科学思维及科学史、学会学习渔鱼双收、数学美学初探、无限接近真理、各类研究性学习。三是人文素养类课程,如文学修养类、哲学思维类、历史流变类、诗意生活等。
     智慧双中领域,从人格塑造、心智培育和精英意识的强化入手,提升学生的实践力与领导力。包含三个板块:一是人格塑造类课程,旨在“成人”教育,如我是他人的天使、打造人生的根基、人际交往和文明礼仪、青春期心理、警惕成长中的误区等。二是引领类课程,旨在“成才”教育,如音乐欣赏、服装设计、摄影、健美、演讲与口才等各种社团活动、活动组织策划、带你去创新、野外生存技能等。三是人生规划类课程,旨在“成功”教育,如校友励志大讲堂 (毕业20年以上)、我的高中生涯(毕业5年内)、双流中学学生成长指南等。
     学校还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不同标高的教学。常年开办书法、绘画、器乐、声乐、舞蹈等艺术兴趣班;田径、球类、射箭、艺术体操等各类体育运动队,由省、市、县名师执教,为艺体特长生提供畅通的升学平台。20余个学生社团各有特色和优势,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双商教育”、“二元导学”和“两类课程”,是双流中学为实现“精英教育”提出并着力推行的独特育人理念和方法,最终目标是将双中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相应基础的“精英人才”,然后在更高层次上获得又快又好发展。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