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

聚焦双新改革,赋能课堂教学

双流中学学术年会政治、历史、地理分会场活动纪实

文/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 图/政治组、历史组、地理组 编辑/邓莎莎 时间:2024-01-05 浏览数:1482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教育理论落地的肥沃土壤。立足于促进新时代课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打造双流中学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品质课堂。1228日四川省双流中学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暨双流中学教育集团2023年会盛大启幕,28日下午,政治、历史、地理分会场同课异构活动同期举行,百花齐放,以研促教。各界同仁线上线下齐聚一堂,享受聚焦双新 深化双减·以课为核 提质增效这一教育教学的饕餮盛宴。

28日下午,政史地分会场的活动共分为同课异构、教师自评、组长点评、专家点评及讲座、互动交流和证书颁发六个环节,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有:成都市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赖蓉辉,树德中学政治教研组长、正高级教师冯维东,四川省高中地理教研员康开胜。

政治-课题名称:《科学立法》

陈柏岚老师献课

课堂活动

陈柏岚老师以“立法春风如何吹绿东北沃野良田”为总议题,创设“黑土之殇、黑土之治、黑土之幸”一系列结构化情境,聚焦土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生成科学立法的内涵、原则和措施等知识,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使核心素养落地生花。

汤红霞老师献课

汤红霞老师献课

汤红霞老师以“良法从何而来”为总议题,通过展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部分条文和出台过程,分析科学立法的内涵和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并引导学生为即将出台的《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建言献策,为共同加强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巴蜀文化时代价值而贡献力量。

历史-课题名称:《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孙丰鑫老师献课

孙丰鑫老师献课

双流中学孙丰鑫老师将《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课以三个探究贯穿:一、西方历史的“投影仪”——西方主要家的基层变迁,二、西方社会的“减震器”——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三、中国社会的稳定器”——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真实情境突破核心知识点,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辨析历史信息,并进行历史解释,由此促进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深刻认识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价值。

陈瑶老师献课

陈瑶老师献课

大英中学陈瑶老师以“以民为本,凝心聚力,强基固本”为本课主题,对教材进行取舍与整合。首先以“古希腊的村社治理”“封建时代的基层治理”“近代西方的自治市镇”“近代西方的社区自治”四个视角梳理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再以多样化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中西社会保障的不同,感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优越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涵养家国情怀。

地理-课题名称:《问题研究—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王旭菲老师执献课

王旭菲老师执献课

王旭菲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模拟创设沙特阿拉伯“移冰山”专项项目,将学生分为可行性研究组、技术组、运输组、评估组等小组,围绕沙特淡水何匮乏、南极冰山怎运来、运走冰山何隐患三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资料搜集和讨论研究。王老师设问明确,即时点评纠正,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落实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语言表达能力。

郭卢鑫老师献课

课堂学生互动

郭卢鑫老师以喜剧电影《西虹市首富》片段及真实新闻为导入,创设真实情境,极大提升了学生对这一问题探究的兴趣。课上,郭老师语言风趣、循循善诱,课堂主线清晰,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结合阿拉伯及南极相关资料,按照可行性分析—执行任务—总结反思的思路,很好地完成了这一问题探究,有效巩固了学生气候、洋流、水循环等相关知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了学生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家指导及讲座

专家冯维东评课树德中学政治教研组长、正高级教师冯维东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赖蓉辉评课成都市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赖蓉辉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康开胜老师评课四川省高中地理教研员康开胜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