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中学教育集团领头学校双流中学与七所成员校于3月27日在双流区教科院附属学校举行初中物理联合教研活动。来自教科院附校的邹俊松、九江实验学校的郭庭、芯谷实验学校的张倩墨三位老师围绕“大气压强”主题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双流中学初中物理组教研组长、双流区特级教师罗远均老师作讲座。
同课异构:在《大气压强》的课堂上,知识与趣味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邹俊松老师以“魔法”开场,通过一场神奇的压桶魔术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资源,学生们自主探究制造压强差的活动热烈展开。有的利用吸盘,有的摆弄覆杯,在一次次尝试中真切感受到了大气压的磅礴力量,并深刻领悟了其方向特性。这节《大气压强》课,知识与趣味共舞,思维与实践齐飞。期待同学们带着这份对物理的热爱与探索精神,继续在科学的星辰大海中乘风破浪!
双流中学九江实验学校的郭庭老师带来了一堂《大气压强》优秀展示课。郭老师以特工用吸盘完成高空行走的视频引入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课程以破解空气吸盘的谜团为主线任务,将其分解为三个子任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到测量压强的大小,再到通过实验完成大气压的测量,最终引导学生破解吸盘谜团。整堂课思维缜密,通过不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关系,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三堂课由张倩墨老师执教。她通过“会‘魔法’的瓶子”引入主题,激发了学生们对大气压强的好奇心。课程首先探讨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引导学生思考乒乓球是否会因大气压强而保持悬空,并解释了相关概念。随后,课堂重温了1654年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力量。接着,通过实验和视频展示,结合phyphox和自制气压计,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其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最后,通过吸盘、胶头滴管等日常物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评课环节:
在精彩的同课异构展示课后,双流中学教育集团的物理教师们齐聚一堂,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评课交流活动,各校教师代表积极发言,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实验创新等角度对三堂课进行了全面点评。
专题讲座:
四川省双流中学初中物理组教研组长、双流区特级教师罗远均老师作了题为《集智深耕,众行致远》的专题讲座,分享了集体备课的经验与心得。罗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备课组的研究成果,从集体备课的工作重点、流程设计、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她强调,集体备课是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们携手并进、共同探索。
讲座中,罗老师详细阐述了集体备课的工作重点,包括落实五项基本功常态化融入集体教研、深化“一核四维多元”课程体系、数字赋能高效课堂等。她指出,这些工作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此外,罗老师还就完善集体备课资料库、开发跨学科实践项目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资源共享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讲座最后,罗老师以“独行快,众行远——教育集团的真正价值在于让每个老师都成为发光体!”总结集体备课的意义。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教师,赢得了阵阵掌声。此次讲座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对集体备课的热情和信心。
双流中学教育集团将继续秉持“集智深耕,众行致远”的理念,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区域内乃至更广范围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我们正通过“强校带新校”“名师驻校指导”等机制,将集团化办学的“规划图”转化为“实景画”。随着教师们满载笔记与灵感离开会场,这场春日里的思维共振,正孕育着双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